因工作關係,我有幸到訪八八風災後重建的禮納里部落,接觸當地的魯凱族和排灣族原住民,想不到去台灣之餘,還可以做這麼有意義的事情。

龍情台灣行-李麗娟女士
同行的還有李麗娟女士

八八風災令過萬人無家可回歸,禮納里部落深受其害,後來世界各地慷慨解囊,台灣展望會籌集了善款,在瑪家農場現址為族人,主要是魯凱族同排灣族興建永久住房,現在看上去新簇簇既平房,我看到都十分羡慕呢!

台灣禮納里部落很落成房子
台灣禮納里部落很落成房子

台灣屏東縣瑪家農場距離禮納里原居地約三十公里,他們的新樓主要用木材和鋼料建成,可以防地震及有環保的功效,但是為了保留傳統的建築,就是他們所謂的魚鱗片狀的圍牆,年長一輩的族人都會親手摺石板圍牆,我跟一家魯凱族人傾談過,那家的叔叔不怕艱苦地,透過腦海裡對石板圍牆的記憶,用他父母輩的傳統方法,先切割好石片,再一塊一塊地砌摺好,看他汗流浹背的樣子,真的十分令人敬佩。

台灣禮納里部落-四步舞
台灣禮納里部落-四步舞

雖然重建並不能夠百份百保留原有文化,不過現在原居民已走出風災陰霾,就像展望會的代表說的,小文化會被大文化所吞噬,有時都需要作出取捨。我們的青年來到禮納里,主要做的是跟魯凱族學習他們種小米的方法,幫助老族人清潔家居及維修家居等,相對地,原住民也很熱情地安排了闖關遊戲,當地的小朋友跟我們的青年人一起互動,大家學織花圈、踩高蹺、跳四步舞、學當地的語言,大家都打成一片。

最難忘的是,我們打算拍攝一個坐在電單車上的track shot,我跟那家魯凱族青年提出這個要求,他不但立即答應,還找來多一個朋友幫忙,那個朋友很特別,他是啞巴,我們只有用身體語言溝通,起初我不知道他想做甚麼,還以為他要收費,後來才知他是禮納里的大使,我那一刻有點羞愧。我們常常對別人有戒心,而禮納里原住民卻真切地對別人沒戒心,你訪問他們,他們不會拒絕,他們還會很樂意幫忙,我還記得一位伯伯的眼神,看見青年人離開,他雙眼淚汪汪的,讓我感受到真摰的人情味!

台灣禮納里部落特色便當
台灣禮納里部落特色便當

有機會的話,我想再去一次禮納里,我要再吃一次當地的特色便當。